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

學佛是學佛菩薩的智慧

學佛是學佛菩薩的智慧


有些過去生中確實有善根、有因緣的人,這一生沒遇到佛法,對佛法產生誤會,認為佛教是迷信,跟學佛的人不願意往來,這社會多,我們常常遇到。遇到這些人,那個人是個明理的人,好說話,就要跟他介紹。我們因為對佛教知道太少了,所以產生很多誤會,佛教不是我們想像的。


你討厭宗教,我們姑且不談,實際上,我們對宗教也不了解、也不認識,人云亦云。當然這個也有原因,是一些宗教徒在社會上所表現的不盡如法,讓大眾產生反感,把宗教徒看作神棍,仗著這些神仙,欺騙善良的眾生,把宗教徒看成這一類人,所以他排斥。


我們要給他說明,要給他講清楚。最好你去研究宗教的經典,你才真正了解宗教真相,你才知道信仰宗教的人他們做的是對還是不對,不能一概而論。幾個人敗壞宗教,你就把它整個都否定了,這是錯誤的。

佛教也不例外,佛教信徒真的是假的?他信什麼?信佛菩薩會保佑他升官發財,這個觀念完全錯誤。為什麼?那佛菩薩就是貪官污吏,你送供養就是賄賂,佛菩薩接受賄賂。這個錯了!一定要告訴大家,佛菩薩是人,他不是神,他也不是仙,他是一個有智慧、有道德的人,不能冤枉他。

經典是佛菩薩的教科書,也就是佛菩薩自己所說的話。這些話有道理、有智慧、有方法、有經驗,幫助我們解決日常生活裡頭的難題,所以它是教育。我們學佛是學這些,這對我們有用處,幫助我們這一生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。我們這一生過得快樂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方老師當年給我介紹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如果沒有這個介紹,大概我不可能學佛,我頂多把佛經典當作一門知識來看待,我不會認真跟他學習。他跟我講,我觀察他老人家的生活,發現他真學。他真學,告訴我,那就不是假的。

我走進他的書房,看他的書桌,每次看到書桌上都有佛經,我就知道他真讀,他真學。不是隨便看一、二本說說而已,不是的,他真用心,他把這個當作他自己主修的功課。這才引起我們感到驚訝,相信他這個話是真實的,不是假的

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

修行的意義

修行的意義


很多人認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裡去,或是關起門來在寺院裡才能修行。事實上「修行」二字固為佛教名詞,但在每個人日常生活裡也都用得到。修就是修理、修正或修持。我們房子壞了破了要修理,家具破了壞了要修理;同樣的,我們的生理行為或心理行為如果不常檢點的話,我們也會漸漸變成壞人。

中國的曾子所講的「吾日三省吾身」,就是說我們應該每天檢討自己的行為。每天若都這樣反省的話,縱有錯誤,也容易隨時改正。

至於「修持」,是修正、修理而且要持之以恆,日日時時,乃至每一秒鐘都要修行。有些人做了錯事,當天或能覺察,且有悔意,到了第二天又會再錯,他沒有勇氣和決心把自己改正過來,那便不是修行。修行則一定要在發覺自己有錯誤之後,加以修正、修理,並且應該切切實實地照修正過的行為繼續努力下去。所以我們說修行要反省自己:不該做的事不再做,該做而尚未做的事,應該就開始去做。

聖嚴法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