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

開運的方法--- 聖嚴法師

開運的方法

所謂「窮算命,富燒香」,窮人算命並不會愈算愈富,如果真要開運,先要瞭解因果的道理。所謂因果的道理,就是「自作自受」。

由於這輩子的時間太過短促,無法確切見證每一件事物從因到果的關係,很少人知道一生的命運是怎麼形成的。

從因果的觀念來講,現在的命運都是過去所造,未來的命運則是現在所做。現在的命運已成事實,無法轉變,但可以透過智慧的判斷和努力而改善,未來的命運便可以轉變。

有人向我抱怨說他再怎麼努力仍是希望落空,我說:「如果不瞭解自我的優點和缺點,盲從地跟隨風潮是沒用的,因為每人的條件不同,因緣際會也就不同,盲目地依樣學樣,是自討苦吃。」

命運是由自己擁有的各項條件所組成的,條件具足,努力正確,才能成功。

摘錄於 聖嚴法師著作 智慧掌中書《改運算命原來如此》

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

佛法的實踐,必須以戒、定、慧三無漏學為基礎。《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》

佛法的實踐,必須以戒、定、慧三無漏學為基礎。

戒的意思是,應該做的必須做,不應該做的不能做。什麼是不應該做的?增加生死、煩惱種種業的事;什麼是應該做的?有助於出離三界生死的功德,也就是戒、定、慧。

定的意思是心不隨處、隨時攀緣造業。我們的心不安定,很容易被環境中的人、事、物影響而造惡業,若能不隨之起舞,這就是修定。此時你對自己會知道得更清楚,煩惱也會減少一些,就能與慧相應;雖然還沒有發生真正的智慧,但是是相應的。

若從戒、定、慧延伸來講,就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和智慧六波羅蜜。「波羅蜜」是「度」的意思,是從煩惱的苦海到達解脫的涅槃。「六度」不僅是度眾生,還要度自己,是自度度人、自利利他,不但讓自己的煩惱不再生起,也讓他人沒有煩惱。

聖嚴法師《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》

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

心像水一樣的清淨沒有污染,像水一樣的平靜沒有波動(淨空老和尚開示)

心像水一樣的清淨沒有污染,像水一樣的平靜沒有波動(淨空老和尚開示)

我們供佛,供養佛,什麼是真供養?要用心去供養,這是真的。要用心去修行,真修。凡是有生有滅都是假的,不生不滅是真的。佛用水做比喻,我們看海水、江水、湖水,有染污、不清淨了。水本來是清淨的沒有染污,水本來是不動的,現在風吹著波浪,風吹起浪了,浪是動的。用染污、波浪代表什麼?妄心。它乾淨了,不起風浪了,水的樣子是什麼?是平的。水平、乾淨,這是真心,沒有波浪、沒有染污,這是真的。

大總持法門就是水,阿賴耶、末那、意識,相宗所說的八識五十一心所是染污的、是波動的,它起浪了。四聖法界,小風小浪;六道輪迴,大風大浪;三惡道,颶風,動盪最明顯的,動盪形相是巨浪,時間長遠,佛這個比喻比喻得很好。

我們供佛,供佛是表法,供具裡頭什麼東西最重要?諸位就明白了,一杯水。水代表我的心,我的心像水一樣的清淨沒有污染,像水一樣的平靜沒有波動。這杯水是代表,表法的,代表我的真心清淨不動,就是經題上講的「清淨平等」,平等就是不動,清淨就是沒有染污,這是真正的供佛。

絕對不是說我早晚供一杯水給佛菩薩喝,那就錯了。佛菩薩不用這個,是給自己看的,時時刻刻覺察到我的心清不清淨。有念就不清淨,無論你這個念是善念、是惡念,不清淨,有念就不平等。

修行,把真心修出來就成功了,就成佛了。這個話要記住,要深深去體會。為什麼?我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全是妄心,妄心在製造輪迴,念念不斷在製造輪迴,你怎麼能出得了輪迴?要想出離輪迴,首先把製造輪迴的因要放下,要把它止住,這就是說能遮。

文章恭錄—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03集2014/09/02

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

【聖嚴法師開示精選】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

【聖嚴法師開示精選】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

有些人在職場上,常常覺得工作壓力過重,會忙得喘不過氣來;但問題往往不在工作本身,而是自信心不足。由於自信心不足,所以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,只要工作稍微多一點,就自認為不勝負荷,常常希望工作最好不要落到自己頭上。

可是當工作無人可替,非自己做不可時,你還是必須親自上陣。這時候,不需要擔心做不好,也不需要擔心做錯該怎麼辦,更不要把事情看得過度嚴重,你只要盡心盡力去做就好。會的就盡量做,不會的就藉機會學習。

我們做任何事,只要認真用心就好,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,你一旦感覺到壓力,不但容易失去自信心,甚至可能就不想做了。

如何培養自信〈智慧掌中書系列〉

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

如何拜佛-----聖嚴法師《法鼓家風》

拜佛時不要身體在拜,心裡卻在那邊又怨、又恨、又罵,嘀咕著,拜了這麼久也沒用、菩薩又不靈,結果愈拜愈煩惱……。拜佛,要留心身體的動作、心裡的感受,這是與四念處────身、受、心、法,有關的基礎修學法。心不能調伏時就觀身,身比較調伏了以後再試著觀心,用這樣的方法來拜佛、懺悔就有用了。

我曾經教一個徒弟拜佛,但他拜了幾拜,人就跑掉了。我問他︰「為什麼不拜了?」他說:「本來對佛像的感覺還好,但愈拜心裡就愈怨恨,恨那佛像為什麼不幫我?」要知道,拜佛的用意不是在求佛像幫你忙,塑像能幫你什麼忙呢?安心要自己求,佛像不能幫你安心。

聖嚴法師《法鼓家風》